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新冠“三阳”相继亮相,哪些人应该注意反复感染?,以及7月成都疫情回顾图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新冠“三阳”一一显现。谁应该注意反复感染?
近期,全多地新型冠状病突变株EG5感染病例有所增加。世界卫生组织已将EG5列为“值得关注的突变菌株”。与此同时,“新冠三阳开始一一出现的人”登上热搜榜首。
在社交媒体上,有网友称他为“三阳”。其中,有的说“三阳”症状比前两次轻一些,也有的说“三阳”症状更严重。
距离上次新冠疫情“双阳”高峰期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我国主要流行的COVID-19株是什么?感染COVID-19的几率有多大?再次感染COVID-19后症状会发生什么变化?新冠“三利好”相继显现。谁应该注意反复感染?
“需要注意”新冠变种EG5
世界卫生组织当地时间8月9日宣布,正在追踪多种新冠病变种,其中包括目前在美国和英国流行的新冠病EG5变种。世界卫生组织当天宣布,将新冠病变种EG5列为“需要关注”的变种。
据悉,世界卫生组织评估病变种的传播能力和突变能力,将突变株分为“正在监测中”、“需要关注”和“需要关注”三类。据报道,世界卫生组织新冠病技术总监玛丽亚
扇子
克尔霍夫说,
EG5已经变得更加常见,但并不比其他Omicron变体更广泛。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
仍然存在出现更危险变种的风险,这可能导致病例和死亡人数增加。
”
EG5是今年2月17日首次发现的新冠病Omicronya株变种XBB192的“后代”。自7月初以来,EG5引起了更多的COVID-19感染病例。
世界卫生组织表示,在全范围内,EG5较其他常见变种具有显着的增长优势,感染比例从6月19日至25日至7月17日当周的76例上升。第1至23周为175例。同时,EG5的患病率在中国从247增加到45,在美国和韩国分别达到128和193。
截至8月7日,来自51个国家的7354条EG5基因序列已上传至“全流感数据共享倡议”,其中包括美国、韩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等英国、法国、葡萄牙和西班牙。世卫组织在其最新评估中提到了EG5和相关亚变体,包括EG51。据英国健康安全局称,EG51目前约占医院检测中发现的7例COVID-19病例中的1例。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估计,EG5自4月份以来一直在美国流行,目前约占新增感染病例的17%。据联邦卫生机构称,美国因COVID-19住院的人数有所增加,最近一周住院人数增加了125人,达到9,056人。
“90后”男人“三阳”立马变成深紫色
距上次仅28天
据《杭州日报》报道,杭州“90后”白领小陈近日又“转正”。距离《两个太阳》结束仅28天。
“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我不能说。”小陈最后一次“二阳”是在7月12日,症状轻微,有低烧,第二天就消退了。
7月12日抗原检测
就在几天前,也就是8月8日,小陈突然感觉身体不适。他的喉咙有点毛茸茸的,肌肉酸痛。回家后,他进行了抗原检测,发现自己再次“呈阳性”。
“我不等这个掉落,就两块,深紫色的。”小陈测量了体温,发现自己发烧了39。当天,他还出现了肌肉酸痛、腰痛、喉咙痛、嗅觉突然丧失等症状。上次比较严重,但总体来说还是比较轻的。
8月8日抗原检测
专家“三阳”患者很少
我国无需担心新的疫情
南方科技大学公共卫生与应急管理学院流行病学教授魏胜介绍,我国建立了各种监测系统来检测人群中新冠病变种的流行情况,比如从入院人员中采样病例送往哨点医院。进行病测序,监测突变株的状况,通过医院报告的病例找出新型冠状病的致病性,并通过废弃病监测收集病在人群中的流行情况并评估其影响。从现有数据来看,新突变株的致病性不会产生明显影响,因此除了日常的个人卫生习惯外,个人层面无需过于担心。
“基因组序列分析显示,EG5突变株仍然是Omicron突变株家族的成员,其对人类的力并未增加,但其逃避免疫和感染细胞的能力更强,因此其传播相对有限。””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生物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赵伟表示,一般来说,EG突变株造成的危害大约是一场流行病的影响。复合感染研究所所长彭杰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诊疗中心表示,自5月份新型冠状病“两例阳性”高峰以来,不断有发热患者到门诊就诊,这些都是经过核酸检测后才进行的。酸检测结果显示感染了新型冠状病,这些患者中,有“一阳”、“二阳”、“三阳”受影响的人,其中,“三阳”患者数量非常多。总体来看,当前疫情仍处于相对平稳、低水平发展阶段。
8月9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感染科副主任王刚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COVID-19阳例越多,症状越轻。随着COVID-19阳性感染者数量持续增加,人体内交叉免疫持续存在,因此症状会变得越来越轻。当所谓的“三阳”出现时,很多人都没有任何症状。“有时候连早上醒来,喉咙都有点不舒服,喝水可能不太好。”
谁应该注意反复感染?
当然,有三类人要注意反复感染,包括老年人、有基础疾病的人、没有免疫力的人。
1、老年人老年人免疫系统较弱,身体各系统功能减弱,容易反复感染,需要特别注意。
2、有基础疾病的人如果患有糖尿病、高血压、肺栓塞等基础疾病,这些疾病都会影响健康。如果反复接触新型冠状病,很容易造成再次感染。
3、免疫力低下的人免疫力低下的人容易被感染,而且如果被感染,重复感染的概率也比较高。
根据免疫周期
下一波COVID-19可能会在今年秋天11月发生
为更好应对今年秋冬季COVID-19疫情,7月3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最新疫苗接种方案,明确建议老年人等重点人群优先接种。使用含有XBB突变抗原成分的疫苗。
该疫苗由成都威斯克生产,今年6月8日获国家批准紧急使用。
重组三价新型冠状病三聚体蛋白疫苗。
医保价格一旦确定,到处通用。
该计划的目标群体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一类是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或18-59岁有严重基础疾病、免疫功能低下、感染高危人群。
二是已完成基本免疫力或已感染新型冠状病的人群。对于疫苗接种间隔,定义为最近一次疫苗接种后3-6个月或最近一次感染后6个月。关于疫苗选择,明确建议接种含有XBB突变株抗原成分的疫苗。已接种含有XBB突变株抗原成分疫苗的人群,现阶段不建议接种此前公布的疫苗接种计划中可以选择的其他类型疫苗。
该疫苗仍可预防EG感染。5
EG51有两个重要的额外突变F456L和Q52H,XBB192没有,而EG5只有F456L突变。EG51的另一个微小变化是刺突蛋白中的Q52H突变,这使其在传播方面比EG5更具优势。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言人表示,好消息是,目前可用的治疗方法和疫苗仍然对这种变种有效。
英国路透社报道称,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主任曼迪科恩表示,9月份更新的疫苗将提供针对EG5的保护,并且新变种没有表现出任何重大变化。
HSA表示,疫苗接种仍然是预防未来爆发COVID-19的方法,因此人们尽快接种所有符合资格的疫苗仍然至关重要。
关于网上对新冠“三阳”相继亮相,哪些人应该注意反复感染?和7月成都疫情回顾图热议的一些话题内容本文已解完毕,诸位怎么看呢?
No Comment